当前位置: 系部首页 >> 党建工作 >> 第三党支部 >> 正文

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|聚焦行业前沿 共绘育人蓝图

发布者:  审核:  复核: [发表时间]:2025-03-31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2025年3月26日,计算机信息技术工程系数字媒体教研室以"专业发展、专业调研"为主题,召开教研活动。会议围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、产学研协同育人、新技术教学融合等核心议题展开,结合行业调研成果,深入探讨教学改革方向。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,共同为培养适应技术变革的复合型人才建言献策。

一、行业需求倒逼教学革新:从课程体系到实践模式

教研活动结合近期对AIGC工具普及、元宇宙场景需求等行业的深度调研,提出"技术为骨、艺术为魂、创新为脉"的育人理念。教研室主任指出,传统培养模式中"重软件操作、轻底层逻辑"的弊端已显,必须加速课程迭代。例如,在《交互设计》等核心课程中增设Unity引擎C#脚本编写,并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(如虚拟展厅搭建),强化学生技术底层能力。

针对跨学科协作痛点,会议提出开设"跨专业工作坊",联动动画、设计、计算机等专业学生组队开发VR应用、元宇宙场景等项目,模拟企业研发流程,破解学生团队协作经验不足的难题。

二、新技术赋能教育:AI工具与教学场景深度融合

面对AIGC技术(如MidJourney、Sora)对内容生产流程的颠覆性影响,教研室明确将"AI工具驾驭能力"纳入人才培养目标。例如,在《数字影像处理》课程中新增"AI辅助创作"模块,通过对比传统PS与AI生成效率差异,引导学生从"技能执行者"转型为"创意把控者"。此外,2025年拟增设《元宇宙场景设计》选修课,并融入Unity认证等职业资格证书培训,实现"课证融通"。

三、产学研协同育人:构建长效合作机制

会议重点分享了与本地VR企业共建实验室的成果。通过参与文旅VR导览等商业项目开发,学生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。未来将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,避免项目碎片化,并鼓励教师寒暑假赴企业挂职,推动师资能力与产业需求同步升级。

四、教学改革落地:动态化课程与多元评价体系

教研室同步发布2025年教学改进计划:

1.课程体系动态化:每学年修订教学大纲,嵌入行业新技术,开发虚拟现实、AIGC等主题的数字化课程资源。

2.教师技能考核标准化:制定实践操作技能题库及考核标准,要求教师通过技术认证(如Unity高级工程师),确保教学与产业接轨。

五、未来展望:职教工坊与资源共建

此次教研会提到"数字媒体职教工坊"项目,需联合企业开发产教融合案例库,并计划年内建成10门精品在线课程资源。教研室主任总结强调:"唯有保持与行业同频共振,才能培养出兼具技术底蕴与艺术创造力的数字时代领军人才。"

此次教研活动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锚定方向,也为职业教育改革注入新动能。未来,教研室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,以创新实践回应技术变革,助力学生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先机。